7月20日上午,全国新建本科高校联盟名誉理事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首席专家韩宝平教授为我校转型发展专题研修班作题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讲座,讲座由副院长张富林主持。
韩宝平的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他主要阐述了新知识创新模式。根据教育部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外“成果导向教育(OBE)” 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两个主体需求。高等院校在今后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更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从“老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向“新三中心”(学生学习、学生成长、学生发展)的转变。他说,知识生产模式的新变革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以学科为导向,以学科共同体为主体,进行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第二,以问题为导向,实施跨界行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解决问题。为此,高等院校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
在第二部分,韩宝平讲述了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即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他指出,现在各个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有企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但由于没有找到利益的结合点,导致协同育人的动力机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此,他结合美国硅谷、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科技园、英国剑桥工业园区和徐州工程学院的成功经验,指出地方院校一定要把地方研究透,与地方、行业企业寻找契合点、结合点和合作突破点,在与地方的紧密结合中提升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实施“错位发展”战略,走特色发展之路。
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难处是教师。在第三部分,韩宝平讲解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他指出,党和国家提出教育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地方性本科院校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教师缺少实践经历和能力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所以要实现队伍建设的转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与企业联合双聘,以充实实践教学队伍,又要注重教师校内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验室实践、校内外实习基地指导实践教学、考取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有关专业资格证书、承担科研课题深入工程实际中积累工程经验、指导学生课外学科竞赛,积累和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
最后,韩宝平详细阐述了团队建设与执行力问题。他说,高校领导和干部的执行力的高低,决定学校竞争力的强弱,影响学校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转型发展需要构建学习型团队,以提高执行力。为此,高校领导干部要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他引用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和西游记的故事深入浅出的指出高校管理团队要有创造性执行的思维,要有全局意识、整体观念,系统思维的能力。
讲座结束后,韩宝平与我校相关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他们高校转型发展中关于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以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惑。
在报告过程中,韩宝平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所举事例经典独到、形象生动,结构层次严明、逻辑清晰。张富林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韩宝平的讲座。他说,讲座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入手,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所处地位、面临的问题、转型发展的导向和错位发展的特色构建,清晰地阐述了转型与转变、转型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始终坚守“地方性”特征与“协同创新”的核心理念,展示了徐州工程学院产学研工作的经验与取得的丰硕成果。他希望老师们能认真梳理学习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推进榆林学院转型发展贡献力量。